娛樂資訊

清平乐

清平乐

撰文 韓江雪

在城市電視熱播的電視劇《清平樂》,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《孤城閉》。此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,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逐漸把控朝政,到殫精竭慮愛民治國的故事,以及朝堂背後仁宗的情感抉擇。

影視行業內有這樣一句話:「正午出品,必屬精品。」正午陽光影視公司的製作質量在業界首屈一指,且不說早年的《闖關東》、《大染坊》,單說近幾年的《偽裝者》、《琅琊榜》、《歡樂頌》,以及《都挺好》、《知否知否都是綠肥紅瘦》,幾乎每部都是口碑、收視雙豐收。只要打上正午陽光這個名號,就幾乎已經可以保證這檔電視劇的收視了。而《清平樂》製作方正是口碑爆棚的正午陽光,加上主演是王凱、江疏影等一眾既有顏值又有演技的實力派演員,看點十足。

清平乐

語文課堂裏的名臣名士

宋仁宗時期是一個精英輩出的時代,晏殊、范仲淹、歐陽修、富弼、韓琦、包拯、蘇軾、蘇轍、狄青、司馬光這些名臣名士,在《清平樂》中逐一登場。

晏殊閒庭信步吟唱詞作《浣溪沙·小閣重簾有燕過》,讓觀眾感受宋詞優美的同時,直呼「原來宋詞是唱出來的」;范仲淹,在《岳陽樓記》的曠世名句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流傳千古,他被貶桐廬郡,卻毫無被貶之苦,豁達的性格讓人欽佩;還有才華橫溢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,讓人驚覺在山水之樂的《醉翁亭記》外,他也有著自己的政治抱負;司馬光小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,長大後成為一代名臣,面對公主引發的滔天非議,要在大殿上「碎首進諫」的正是他,《資治通鑒》也是他主持編寫的。編劇朱朱透露,「唐宋八大家北宋佔了六位,希望《清平樂》能拋磚引玉,讓大家去發掘對這段歷史的興趣,去看看真正的歷史和文學。」

此外,《清平樂》台詞也沿用了古風古韻,多角度展示宋朝知書達禮、重視孝道的風氣。比如呂夷簡的台詞,引用孔子的話,子曰:「父在,觀其志。父沒,觀其行;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晏殊向皇上諫言,引用《論語》原話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拱之。」觀眾從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宋代文學的的恢宏,勾起對學生時代語文課本的回憶。有網友稱:「隨著劇情的發展,就像走進了語文課堂。」 對於演員來說,生澀拗口的台詞雖然是個大挑戰,但一開口就能引起觀眾共鳴,飾演宋仁宗的王凱也不禁表示:「台詞虐我千百遍,如今還是很懷念。」

極致還原宋風氣韻

《清平樂》導演張開宙攝影出身,其攝影構圖出色,劇照隨意截屏都是壁紙。劇中的服飾道具精緻考究,極致還原宋代的官制、禮儀,盡顯宋風典雅氣韻。其中主角服飾幾乎嚴格按照宋朝畫冊一比一還原,令觀眾讚嘆之餘又感慨:「好想穿越到宋代。」

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,身上所著的鳳冠、翟衣、首飾、珍珠面靨,與歷史上劉娥的畫像十分相似。連官員正式場合戴上的長翅帽、朝會上的貂蟬冠服、造型各異的香爐、汝窯蓮花碗等小道具,也都極具質感。
細心的觀眾必定留意到,宋代古裝劇向來大多都是紅牆黃磚。其實宋朝的建築比較樸素,《清平樂》中宋代宮廷採用的是青瓦,可見製作十分用心。第一集中有宋仁宗騎馬而過的一個短短幾秒的鏡頭,就可以看出北宋當時的三個產業,急遞鋪是宋代快速軍郵制,專門傳遞官方文;瓷,宋代有「五大名窯」,製瓷工業很繁榮;藥,宋代熟藥所,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店。

不得不提的還有宋朝的飲食文化,劇中人物一聲聲「釀梅子、羊羔酒、炙羊肉、熏魚、魚蓉米羹、蜜餞李子雪花膏、糖漬梅子千層酥」等等菜名脫口而出時,還未看到食物的特寫,但光聽著就讓人隔著屏幕狠狠地咽口水。其中蜜餞在宋代發展迅速,除了傳統的蜂蜜醃製,更是發展出了用蔗糖醃製的方法,還出現了一個機構名叫「蜜煎局」,是專門用糖和蜜浸泡花果的地方。在街市來來往往的人群中,有些人肩上披著寫有酒樓名字的布巾,他們其實就是宋朝的外賣小哥。《東京夢華錄》中就有記載,宋朝的富足人家一般不買菜在家做飯,而是叫酒樓送餐。

或許有些觀眾一開始觀看《清平樂》時會覺得節奏太慢,所謂的「慢」,是精雕細琢刻畫歷史的一種手法,並不是劇情拖沓或注水。正是這點點滴滴的細節,讓觀眾得以窺見北宋生活的全貌。

《清平樂》冷知識匯總

《清平樂》在城市電視播出以來,很多觀眾都想對這部劇瞭解更多。小編特意匯總一些有趣的冷知識,讓讀者對此劇有全方位的認識。

《清平樂》的原著叫《孤城閉》,出自范仲淹的名篇《漁家傲·秋思》。拍攝過程和對外宣傳都一直沿用《孤城閉》這個名字,但播出的時候正值新冠肆虐,世界到處封城,《孤城閉》給人壓抑感,故此改名為《清平樂》,意為清平盛世,普天同樂。

《清平樂》的「樂」應該怎麼讀?《清平樂》是唐代教坊的曲名,後來被用作詞牌。儘管按「清平」二字的詞意,也可以與快樂的「樂」組成詞組,從起源來看,作為詞牌名應當讀成音樂的「樂」。

原著《孤城閉》第一人稱是內侍梁懷吉,講述他和公主的風花雪月。《清平樂》改編成以趙禎的視角,描述了宋仁宗登基之後的朝堂政治、後宮生活及百姓街頭,在格局上更勝一籌,視野也更為開闊。

曹皇后曹丹姝有個弟弟叫曹佾,野史傳說他隱居山岩修煉,被漢鍾離和呂洞賓發現,引入仙班,位列八仙之一,稱為曹國舅。

宋代長翅帽是皇帝和文武百官上朝時戴的帽子,叫展腳幞頭,相傳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,目的是為防止大臣們上朝時交頭接耳。官員下朝之後戴的則是軟腳幞頭,不必拘謹地保持「社交距離」了。

小公主徽柔為什麼稱生母為姐姐?宋代後宮嬪妃生的孩子,都算是皇后的孩子,所以公主要稱皇后為娘娘,自己的親媽也只能叫姐姐。

宋代就有冰製甜品了嗎?宋代有個機構叫作冰井務,專門為皇家和達官貴人提供冰製飲品,製作冰綠豆湯、甘草湯和冰棍等等。

大多數朝代對皇帝的稱呼是「陛下」、「皇上」,宋朝則叫「官家」。皇帝日常自稱很少用「朕」,基本還是用「吾」、「我」等。

清平乐

王凱 中國好演員

在《清平樂》中飾演宋仁宗的王凱,出生在中國湖北武漢的一個普通家庭。讀高中時他迷上了話劇,嚮往成為一名演員,卻因種種原因高中畢業後接替父親到新華書店工作。偶然的機會他拍了一個廣告,廣告導演建議他去考中戲或北電。於是他瞞著父母辭去了工作,僅憑一腔熱情隻身前往北京。當時王凱甚至連電影學院在哪兒都不知道,好不容易才在中央戲劇學院找了一個培訓班,學費卻要一萬多元。正準備放棄的王凱沒想到,一直反對讓他當演員父親最後給他掏出了這筆錢,那時候父親的工資一個月才七百多元。

2003年王凱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中央戲劇學院表演本科班。2005年,他出演首部電視劇《寒秋》進入演藝圈。在演藝圈摸爬滾打8年後,王凱在2013年出演近代歷史劇《北平無戰事》,憑方孟韋一角嶄露頭角,獲提名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。細數這些年來他出演的角色,《獵狐》中正氣凜然的經偵警察夏遠、《大江大河》中意志堅定的宋運輝、《偽裝者》中的鎮定自若的諜報人員明誠、《琅琊榜》中的剛正不阿的靖王蕭景琰、《歡樂頌》中出身書香門第的青年才俊趙啓平等等,無論是古裝戲還是現代劇,王凱總能精準給角色定位。王凱曾談及自己塑造人物的原則和技巧:「你觀察一百個這樣的人物,然後把這一百個人物身上的特點提煉出來,放到一個人物身上,那這個人物肯定是有看頭的。」他在日常生活中,特別善於觀察別人的眼神、腔調和小動作,一一細心記下,拍戲的時候再思考加進角色裏,這樣他就能自如表達和演繹新的角色。

王凱的刻苦在業內是出名的,被稱為「中國好演員」。《清平樂》有大量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台詞,螢幕上,幾十分鐘流利順暢的台詞對白,王凱往往要提前幾天開始準備。在拍攝現場,王凱幾乎沒有空餘的時間,每天都將劇本捧在手中,反復記憶台詞。為了真實演繹宋仁宗,他還苦練毛筆字,硬生生把自己的無名指上磨出繭子。他在劇中拿筆姿勢,得到專家的認可,完全符合宋朝人拿筆的姿勢和習慣。

《清平樂》大結局中,宋仁宗最終在曹皇后懷中逝世,令人唏噓。王凱在網上發文告別劇中角色,稱很慶幸能夠演繹宋仁宗的一生,「我愛這個角色!」王凱說宋仁宗是他接過最複雜的角色之一,他不屬於開疆辟土很霸氣的皇帝,而是以文治國,比較儒雅。他希望能把這個皇帝演得有煙火氣一點,更生活化,像一般人一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。宋仁宗既是帝王,也是人父,亦是人子,就像原著《孤城閉》這個名字,他生活在一座孤城當中,很孤獨,希望有人懂他,但是懂他的人又很少。不少網友在評論裏留言感謝王凱的精彩演繹,「官家再見了」,「你是最棒的」。

2015年曾憑《琅琊榜》、《偽裝者》站上人氣頂峰的王凱,2020年憑《清平樂》又向前進了一大步,憑宋仁宗這個角色獲第七屆文榮獎最佳男主角。有人問他是否期待將來達到一個什麼高度?他說:「不是說你真的努力了、演好了就一定可以得到很高的榮譽。你對某樣東西的期望過高,就會被它拖累。我覺得還是要自己喜歡、適合的角色。如果有獲獎,那我肯定是很開心的,如果沒有的話,我也不會因此而氣餒,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。」

清平乐

江疏影 綻放精彩自我

很多人說江疏影是幸運的,2005年出道至今與實力派演員胡歌、孫紅雷、張嘉譯、靳東、陸毅等都有合作;也有人說江疏影是不幸的,除了胡歌前女友這個標籤,除了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中的校園女神阮莞,她的作品很少有人記得,雖有人氣但始終被擋在「一線」的圈外。直到2020年,江疏影終於憑兩部熱劇《三十而已》和《清平樂》,證明了自己的實力。

江疏影的名字是她舅舅起的,源於北宋詩人林逋的詩作《山園小梅》:「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」,寓意遭遇困難也如山園梅花頑強不屈。練過七年藝術體操的江疏影在2004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,2005年就與何賽飛、何家勁這樣的老戲骨搭檔出演情感劇《飛花如蝶》,由此進入演藝圈。大學畢業後,她沒有急於走上職業演員的道路,而是獨自去英國開啓她的留學之旅。初到英國,因為語言的障礙,她連入學試卷都看不懂,想買個燈泡,在店裡也聽不懂別人說什麼。為了練好口語,她天天背單詞,到餐廳當服務生,因進步緩慢而沮喪得連書都撕掉了。她回憶起當時崩潰的情景時說:「我回到房間就開始撕書,一邊撕一邊哭。哭完了又把撕了的書一頁一頁地拼好,繼續學。」她哭著熬過無數個夜晚,功夫不負有心人,最終順利取得傳媒經濟學碩士學位。

《致青春》的阮莞一角為江疏影收獲各種片約,但每一個新角色都在讓她重復「阮莞」。「校園女神」類的角色演多了,觀眾感覺審美疲勞,江疏影開始尋求突破。江疏影說她曾經是個很自卑的人,在拍攝現場她總會小心翼翼地揣測,燈光老師的一個眼神是什麼意思,執行導演的一句話又是什麼意思,任何人的舉動和言語,都讓她懷疑是不是自己演得不好。網友在網上發帖質疑她的演技,她承受不住巨大壓力選擇了逃避,刪除一切社交軟件,甚至不去看自己的作品。她說:「我一直檢討自己,別人用一個小時,我就用五個小時。別人付出一倍努力,我付出兩倍。我屬於越挫越勇那種。」

很少在古裝劇露面的江疏影在《清平樂》中飾演皇后曹丹姝。從在閨閣之中的天真活潑,到認識趙禎之後的芳心暗許,再到入宮之後的母儀天下,江疏影把女人對愛情的渴望以及身為一國之母的威儀、寬容都詮釋得恰到好處。她把這個角色身上那種剛柔並濟的兩面和矛盾,通過眾多細節以及眼神的流轉表現得淋灕盡致。這就是曹皇后最精準的狀態:高傲、孤獨、如履薄冰。對於這個性格多面、年齡跨度頗大的角色,江疏影自認「閱歷還不夠」。拍攝前,她就發現曹皇后的歷史資料非常有限,只能從劇本去發掘人物。她認為古人與現代人的情感是共通的:「當皇后是她的職責所在,然而她也為人妻、為人母、為人子女,人物情感不難理解。」為了演好曹丹姝,江疏影找老師上課,練習了「走圓場」等技巧,也做了手勢、眼神方面的培訓,還加強了台詞訓練。饒是如此,劇中的各種哭戲,還是讓江疏影頗費一番心思。她坦言:「我不是一個能靠技巧就馬上流淚的演員,曹皇后有很多哭戲,需要很強的感同身受。不同年齡段的哭戲,都要有不同的處理,這是很有挑戰性的。」

江疏影坦言自己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,唯有表演為她注入了保鮮的活力。演完《三十而已》和《清平樂》,江疏影又繼續出發,「每一部戲、每個角色、每一天都是未知的,甚至拍完之後,你都不知道播出的時候會是什麼樣,這多有意思。」

清平乐

眾角色拼演技 欲罷不能

同樣在《三十而已》中有出色表現的楊玏,在《清平樂》中飾演「文能提筆論天下,武能下馬安邊陲」,曾十年為相,輔佐三朝的韓琦。楊玏出身演藝世家,父親是老戲骨楊立新。楊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,從小就喜歡表演,曾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及杜克大學學習戲劇。很多觀眾看到楊玏這個名字,就會想起他在《小丈夫》中的陸小貝、《何以笙簫默》中的路遠風、《致青春》裏的陳孝正和《三十而已》的陳嶼,這些基本都是現代戲,忽然在《清平樂》中看到他以俊朗風雅的朝堂造型亮相,倍感新鮮。為了盡可能還原真實的韓琦,除了深入研讀劇本之外,楊玏還購買了關於大量韓琦和北宋歷史的書籍。韓琦在長達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與宋仁宗之間有一種默契,他們在經歷了無數波瀾之後,依舊可以並排垂釣。楊玏把自己代入韓琦,認真去感受他的一言一行、一顰一笑。從韓琦19歲演到60多歲,角色年齡上和氣質上的變化都需要他不斷調整自己的表演方式。在實際拍攝中往往採取的是「跳拍」的方式,場次和情節經常是打亂順序的,演員必須在角色不同的年齡狀態之間快速轉換,可能上一場戲垂垂老矣,下一場戲又年輕力壯,考驗的是演員前期做功課是否扎實。在這一點上,楊玏的確做到了,將角色的分寸感拿捏得十分精準。

在劇中扮演歐陽修的張本煜是一位非科班出身的「野生派」演員。他是網絡劇《萬萬沒想到》裏的「父王」,《報告老闆》裏的老闆,幾乎都是搞笑的角色。一開始觀眾對張本煜飾演的歐陽修是不認可的,但隨著劇情的發展,張本煜的口碑逆襲了!戲中,歐陽修是主審官,在審批卷子的時候他對蘇軾的文采讚不絕口,但因為看不到考生名字,歐陽修覺得很像自己的門生曾鞏所寫,為了避嫌只給蘇軾評了個第二。張本煜通過細微表情,生動地刻畫了歐陽修當時猶豫不決的心理,可見他很有功底。張本煜謙虛地說,7年的演員生涯,自己「只是看到了門檻在哪,正在努力將一隻腳邁進去」。 《清平樂》的 觀眾其實很清楚,張本煜的「野生演技」正逐步走向成熟。

不得不說的是《清平樂》中唯一的反派張貴妃張妼晗,由青年演員王楚然飾演。2017年才出道的她才22歲,已經在《將軍在上》、《燕雲台》等古裝戲中嶄露頭角。《清平樂》中,驕橫跋扈的張貴妃恐怕是最惹觀眾不悅的角色了,於是王楚然的個人社交媒體下,充斥著大量觀眾的謾罵。張妼晗被罵這麼慘,無疑是因為王楚然把這個角色演繹到位,從一個嚮往愛情的少女,一步步為人妻、為人母,到最後失去三個女兒,像是自己過完了張妼晗的一生。張妼晗這個人物,既「毀了」王楚然,也成就了王楚然!相信經過《清平樂》的辱罵風波後,越來越多的人會認識到王楚然的實力,期待她以後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