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伊始,城市電視就帶領觀眾踏上了一段扣人心弦的科幻之旅。電視劇《三體》一開播,立刻引發了加拿大觀眾的熱烈反響,原因在於它高度還原了原著小說的情節,融合了懸疑敘事、深刻的情感以及令人驚嘆的科學想象。
《三體》電視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系列第一部《地球往事》,故事講述了基礎物理學領域出現異動,納米學家汪淼和刑警史強追蹤調查,逐步揭開外星文明「三體」世界的神秘面紗。
該劇於去年在中國騰訊網上線播出,僅一小時就在騰訊網站內引起了超過25000的熱度,打破了騰訊視頻劇集首日熱度值的紀錄。豆瓣評分也迅速上升至8.1,至今依然堅守著8.7的高分,同時還榮獲了多個獎項。
中國科幻巨匠劉慈欣
於《三體》的原作者劉慈欣,加拿大觀眾或許更熟悉他的另一部作品《流浪地球》。在2019年疫情爆發之前,根據劉慈欣原著改編的科幻電影《流浪地球》創下了令人瞠目結舌的46.55億元票房,而2023年在疫情衝擊下上映的《流浪地球2》也取得了40.3億元的票房佳績。
出生於1963年的劉慈欣,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領軍人物。他在童年時最早接觸到的科幻小說,就是凡爾納的《地心遊記》。那時候正值中國文革時期,這類書籍被視為「毒草」。然而父親告訴他:「這叫做科學幻想小說,是有科學根據的創作。」父親的話對劉慈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劉慈欣第一部長篇作品創作於1980年,但當時找不到出版機會。1985年,劉慈欣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山西娘子關發電廠工作,他在這個北方小鎮經歷了戀愛、結婚、生子,度過了平凡而寧靜的十年。每天夜深人靜之時,他照顧好女兒後,都會關上房門,開始默默地寫作。
1999年,劉慈欣創作了《鯨歌》、《微觀盡頭》等短篇小說,在《科幻世界》雜誌上發表。從那時起,他的作品開始頻繁在該雜誌上出現,積累了一批親切稱呼他為「大劉」的粉絲。2006年,他著手創作長篇小說《三體》,靈感來源於一本天體力學的書籍,其中描述了一個被稱為「三體問題」的概念:將宇宙簡化為三個有質量的點,在質量和引力的作用下,這三個點的運動變得完全不可預測。
2006年5月,《三體》在《科幻世界》雜誌上開始了長達半年的連載。由於連載取得了巨大成功,重慶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了《三體》第一部《地球往事》。這本書的銷售量創下了新紀錄,出版社同年5月,未經連載就直接推出了2007年底完成的《三體Ⅱ·黑暗森林》,銷量再次飆升,一時洛陽紙貴。劉慈欣原本計劃在三到四年內完成的《三體Ⅲ·死神永生》於2010年10月提前出版,甫一問世便贏得了多項榮譽,包括第22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、第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等。
2014年11月,《三體》英文版由多次出版星雲獎、雨果獎作品的美國托爾出版社推出,出乎意料地迅速獲得了美國科幻迷的熱烈響應,甚至引來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、已故理論物理學家霍金、著名導演卡梅隆等人的關注,他們都成為了劉慈欣的粉絲。不到一年的時間,全球收藏劉慈欣作品的圖書館數量達到了725家。2015年8月23日,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行。宇航員凱爾·林格倫從漂浮在地球之外35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通過視頻連線向全球宣佈,中國作家劉慈欣憑借科幻小說《三體》第一部《地球往事》獲最佳長篇故事獎。他是該獎自1953年創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,由此打破了歐美對該獎項的壟斷。當時,劉慈欣正在他生活的小城山西陽泉一條泥濘的路上開車,成為50多年來唯一一位沒有到場的雨果獎得主。
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為紀念「科幻雜誌之父」雨果·根斯巴克而創立,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世界性科幻大獎,更有「科幻界的諾貝爾獎」之稱。《三體》作為非英語作品第一次獲獎,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里程碑之作,劉慈欣更是成為人們心目中的「中國科幻第一人」。